記得是從2003年送自己的第一把KALITA 900手沖銅壺開始,當時手握這壺中之王,心想一定可以做出好咖啡,哼…
水柱要多細就可多細,要多柔就可多柔,還可以做水柱的拋、打、甩…除了實用功能外,說她有多好看就有多好看,還可擺在櫥窗內讓人流口水,就覺得天下一定是咱A…
除了價格不親民,保養不易外…
好幾年都不正眼看其他手沖壺,除了小巧可隱身在辦公室的小月兔壺外,但這始終無法取代KALITA手感~因為月兔壺是琺瑯壺,禁不起掉落,再來琺瑯層底下是鐵材,用久了,壺內在壺嘴與壺身連接的濾網處會生鏽喔,這在台灣沒幾個人玩這壺的年代早就發現了,小心喔…
直到有天在咖啡同好家見到這極為費手工的全手做不鏽鋼手沖壺,沒多久這一大一小壺就出現在我家了,先說說大的容量約900CC,手感及質感略遜KALITA一籌,但畢竟是手工少見,大師說不做就不做…
小的容量約250CC,據原作者說是為了做單杯量及掛耳專用壺而設計出來的,我看中的是她那不一樣的曲線美感…
這期間還入手其他同好設計生產的聖一牌棉花罐手沖壺…
也買了坊間極為推崇的Takahiro 不鏽鋼咖啡手沖壺(細口壺)0.9 L,說是達人必備,我還真信了…
之後有Kalita的木柄鶴嘴壺,其實這把還真不錯,價格適中,好握不燙手,水柱可大可小,好像還可以適用電磁爐,只是長得像工具壺啦…
還有一把過鹹水的BONMAC阿拉丁神燈壺,我還沒想到試沖的時機,就先晾著他吧...
身為一個咖啡喜好者手邊有個三五把手沖壺沒什麼大驚小怪的,但我應該算是咖啡空了吧…心中難免有個遺憾,那就是壺中老者,被日本咖啡歐吉桑田口護握在手裡不放的YUKIWA M系列手沖壺,不入手的原因在於那高貴不可攀的價格,終於在某個機緣下入手極老品Yukiwa M-5,初入手時一度被破舊的外表嚇到,但這把老壺還真妙,外表的歲月斑駁樣依使用程度還會變色、發亮,呵呵~
很長一段時間都用KALITA銅壺製作迷人的咖啡味,那上窄下寬重心超穩,執壺超順,換到M-5,筒狀的壺身再加上厚重的材質,真想把他關在櫥櫃裡…
不過我就是佩服日本仔的實事求是精神,硬是早中晚多沖幾次,終於發現一個天大的秘密,那就是心情放鬆,不能急切沖咖啡,隨著壺的擺動,扭動自個兒上半身配合律動,呵呵,要他大水柱就很大港,要他小水柱就很柔順,要他滴二下就滴二下,再來的保溫性就是另一個強項了…
寫了那麼多手沖事,然後順便開箱” 全新庫存Yukiwa K-5手沖壺入手”
K-5走的是簡約路線,還沒給他試沖,不過應該適合擺在我的郊遊包裡和我一起出遊去…
沒介紹到的手沖壺就不解釋了...
最後小小心得:若已有手沖壺就好好握在手上,溫度及溫柔放水的原則有把握到,隨意沖就好喝了,本質還是在於你濾杯裡的咖啡粉要夠水準,我的國中麻吉-包哥,只用了99賣場的白鐵小油壺,就開心喝了好幾年,呵呵~
當然如果你要營業開咖啡店,那行頭可能是門面,就用新台幣來滿足客人的虛榮心吧…
以上是咖啡迷的小小收藏~手沖壺系列
未完待續~